圖片來源:ABC
在公平工作公署 (Fair Work Ombudsman) 完成調查後,某仲介公司同意償還 10 名前員工的工資,總額估計超過兩萬澳幣 (約 60 萬台幣,以下皆保留原文的澳幣單位)。
這 10 名工人分別來自香港和台灣,年齡介於 21 到 30 歲,且都是持打工度假簽證入境。公平工作公署特設的外籍工人調查小組 (Overseas Worker’s Team, 以下簡稱 OWT) 日前收到這群在新州雞肉加工廠工作的外籍員工申訴後,即展開調查,並發現這些工人的平均時薪在 11.5 澳幣以下,且還有超時工作的問題,有些員工還曾經連續工作長達 20 小時。
這些工人向調查員爆料工廠許多違法之處─
- 女性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為包裝和貼標籤,平均時薪卻只有 11.5 澳幣;男性工作人員則領 12.5 澳幣。
- 擔任絞肉機生產線的工人則領 13.5 澳幣。
- 薪水以現金支付,雇主並未代員工扣除所得稅,也未支付退休金。
- 工人在上工前一天才會收到簡訊說明隔天排班狀況。
- 每個排班的工作時間約 8-16 小時,但有時候會高達 20 小時。
調查員發現,許多背包客的住宿皆由仲介安排,一間房子最多的時候會塞進 30 名員工,有時後還會兩三個人擠一間單人房。員工表示,仲介會直接從他們的薪資扣住宿費,平均一週 100 澳幣,他們還警告員工,如果不接受仲介所提供的宿舍,就不會有工作。
調查員指出,仲介在 2013 年 5 月到 10 月共積欠 10 名員工高達 20,250 澳幣的薪資,平均每人約遭欠薪 500 – 4300 澳幣。根據最低薪資規定,他們的實際時薪應該是 16.5 – 39 澳幣 (隨著工作時數和工作範圍的不同,每個人可能適用不同的規定)。
在和解的協議中,清楚註明該人力仲介公司應償還所有員工合於法律規定的薪資。且由於這關係到其他員工的基本勞動權益,又礙於其他員工可能會採取其他法律行動,公平工作公署決定將一併裁決所有牽涉到的勞動問題。
同時,公平工作公署也注意到肉廠外包工作給大仲介,大仲介再外包給其他小仲介所衍生的問題。包括沒有清楚紀錄與保管員工工作時數,以及層層剝削後,未能支付工人合於法律規定的薪資。例如調查員就發現,那些承包大包商工作的小仲介公司,彼此之間都是有關係的。他們會雇用同一個會計、主管會互相跳槽到彼此的公司、在銀行的帳戶共用某些人的簽名,也會將自己公司的產線督導調職到別家已經拿到承包合約的公司。簡單來說,這些小仲介彼此之間會共用人力與資源,並且有著緊密的關係。
公平工作公署的 Natalie James 表示,從這個案例來看,從肉廠到仲介公司的上下游廠商們,都有違反勞動法律的問題。「我們想探究的是,這些人力仲介的協議是怎麼完成的?為什麼在這個產業裡,有越來越多肉廠選擇將人力招募與管理外包給仲介?我們也想研究在這個人力供需鏈,以及外籍工人選擇從事肉廠工作的背後,隱含哪些經濟因素?我們也將試著探討這些有問題的肉廠,是否已經對該地區的勞動市場和社會經濟趨勢 (例如房子的供需問題) 造成某些衝擊與影響。」
Natalie James 更表示:「公平工作公署也會同時分析其他攸關澳洲本地經濟的問題,例如薪資以現金給付所帶來的影響。OWT 也正和工會、其他政府部門合作調查報告,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將公開此份報告予大眾檢視。
公平工作公署也定期提供勞動相關資訊,並翻譯成 27 國語言給非英語系國家的人。外籍工人或雇主如有翻譯需求,也可以直接撥打專線 13 14 50。此外,網站上也有釋出工作權益相關表格,提供給有需要的外籍工人及國際學生。還有 14 種不同語言的相關影片在 youtube 頻道上可供參考。
同時,我們也開始著手調查其他大量聘僱國際工人的產業,包括服務業、農業、清潔公司或專責賣場整理與蒐集手推車的相關工作。我們正在進行「農場產季追蹤」(Harvest Trail) 的三年計畫,以確保所有農場工人的工作權利,讓他們能夠拿到符合法定最低薪資的報酬。」
該單位也會重新檢視並調查所有 417 (打工度假簽證) 的背包客薪資與工作狀況。該簽證由澳洲移民署核發 (DIBP),其簽證效期最長可達兩年。
譯者:Sherry Huang 校稿:許韋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