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The Guardian在(1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Chinese-language backpacker websites used to advertise $9-an-hour jobs"的報導。
這篇報導包含了台灣背包客的故事以及對於台灣打工度假青年(T-WHY)成員的訪談。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2-18/backpackers-cruelling-seasonal-worker-scheme/6139280)
在澳洲的中文工作搜尋網站上,你可以發現時薪九塊的低薪工作!
記者和T-WHY的成員偽裝成工作申請者,打電話給在背包客棧(backpackers.com.tw)以及滴答網(tigtag.com)上發布徵才啟事廣告的餐廳、按摩店、奶茶店,發現這些提供給華人學生和背包客的工作,時薪遠低於法定薪資。
這些工作多來自於中小型家庭企業。然而其中一個案例是來自於在全世界有超過一千家分店的、在澳洲有六十家分店的「日出茶太」(chatime) 。在電話中,Parramatta分店的招聘者表示,給背包客的起薪是九塊錢一個小時,在一個月的培訓後調整為十一塊錢一個小時。薪水以現金支付,但應聘者須有稅號。
根據澳洲Fair Work的法規,滿十八歲以上、從事餐飲業的全職工作者,時薪至少一小時17.35澳幣。提供九塊錢或十一塊錢的薪資事實上已經違法。
日出茶太在澳洲的辦公室已確認該則徵才廣告是來自於Parramatta的分店,然而其宣稱公司並未參與各加盟店的招聘作業。在郵件中,chatime的發言人表示:「公司完全理解員工的權利,也不斷灌輸他們這樣的知識。公司會正視這個問題,並且會對該分店展開進一步的調查。」另一方面,Parramatta分店並無接聽記者的電話。
黑工的現象不只發生在雪梨。一間墨爾本的日本料理店提供一小時十塊錢的薪資給背包客;一間布里斯本的按摩店提供45%的分成制(雇主55%、員工45%)但無底薪,無經驗的員工還需接受一禮拜無薪培訓;在昆士蘭,一間農場採用計件制,剪一枝葡萄枝葉的薪資是$0.11-0.14 澳幣。
黑工問題層出不窮
面對這樣的黑工問題,TWHY成員認為,背包客經常不會訴求政府相關單位處理,一個原因是他們對於自己的英文能力信心不足。除了低薪,勞工還經常得面臨長時間工作、不佳的工作環境、甚至在某些案例中還曾出現性騷擾事件。
FWO(Fair Work Ombudsman, FWO)無法對個別案件做出回應,但其表示,澳洲境內有超過一百萬具有合法勞動權利的外來移工。一名FWO的發言人表示,如果不熟悉相關工作權利,外來移工很容易陷入被剝削的處境中:「我們查覺到年紀輕、語言和文化障礙可能對外來移工帶來被剝削的風險。在尋求幫助的案例中,目前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比率是來自外來移工,這個比例比以往都來得高,這也是目前FWO急需處理和解決的問題。」
根據統計,在所有向FWO投訴的個案中,60%為男性,超過三分之一的申訴者介於26到30歲,主要來自於韓國、中國、德國、法國和印度,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申訴者來自旅館業和餐飲業。而雇傭大量外來移工的產業則有農場、清潔業、超市。澳洲全國電視台所屬頻道The Four Corners在不久前也播出了澳洲農場和雞肉工廠雇用大量外來移工予以剝削、令其進行「血汗勞動」的紀錄片。
FWO自2012年成立海外移工專案小組(Overseas Workers’ Team, OWT)。在今年的財政年度,其幫主超過345位的移工聲討了總金額超過澳幣一百二十萬的積欠薪資,超過去年的一百一十萬。發言人表示:「要調查澳洲每一個工作場所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也不應該這麼做。在實踐勞工法令上,進行勞動教育和杜絕違法一樣重要。」
如何保障工作權
事實上,澳洲相關單位都設有翻譯服務和教育資源。這些服務有超過27種語言,包括中文。澳洲工會United Voice執行長表示:「唯有足夠的人支持彼此,工人的權益才能得到保障。因此,一些小公司的雇主在勞動權益上構成了極大的挑戰。這些老闆擅於發展各種剝削手段,即使他們被發現,他們往往關閉公司,然後重組、重新命名、或在別的地方重啟爐灶,接著繼續剝削勞工。因此,工會應該被給予接近工作場所的管道和授權,來幫助勞工在一種無須擔心被解雇的情況下,得以合法的工作。」
勞動剝削
Ten(化名),一位2013年在澳洲雪梨按摩店工作的按摩師傅,分享了他的經歷。他說到,該店有10個員工,只有兩個是有經驗的按摩師傅,其他都是流動性高的學生。雇主來自北京,在澳洲已居住超過20年,告訴Ten他的薪資是客人支付的45%。雇主是個不誠實的人,要求其員工填寫假資料以申請合法技師的證照,當Ten拒絕時還會用紙捲成紙筒打他的頭。Ten兩周後即離開該店,然而其工作兩周的薪資並沒有被支付,使其必須進行長達九個月的訴訟之旅。
Ten告訴記者,在遇到被剝削的情形時,許多背包客往往自認倒楣,希望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大部分的人很怕進行法律訴訟程序,因為一來曠日廢時,而且可能也因為英文不夠好。但他選擇向FWO申訴,並且在其雇主不在調解過程中出現時向法院提告。九個月後,在義務律師的幫助下,他拿回了應得的法定薪資、稅、與退休金。Ten希望他的行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幫助改善背包客在澳洲的處境。
這些背包客在澳洲被剝削的處境也在台灣的媒體上被大幅報導。舉例來說,一位26歲的背包客表示他在一間泰式餐廳工作只得到一小時十四塊的薪資:「在澳洲想要「淘金」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吃不喝、睡在路邊。」
T-WHY成員表示,澳洲黑工的情境不應歸咎於背包客「願意被剝削」,而是不公平的勞動條件和制度,讓剝削成為常態。政府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提供解決之道和建立更有效率的勞動監督機制。此外,黑工和剝削的問題並不僅發生在台灣背包客或華人身上,這些問題已成為澳洲普遍的現象,來自各地的背包客、學生、乃至本地澳洲人,也面臨了黑工的問題。
Ten(化名),一位2013年在澳洲雪梨按摩店工作的按摩師傅,分享了他的經歷。他說到,該店有10個員工,只有兩個是有經驗的按摩師傅,其他都是流動性高的學生。雇主來自北京,在澳洲已居住超過20年,告訴Ten他的薪資是客人支付的45%。雇主是個不誠實的人,要求其員工填寫假資料以申請合法技師的證照,當Ten拒絕時還會用紙捲成紙筒打他的頭。Ten兩周後即離開該店,然而其工作兩周的薪資並沒有被支付,使其必須進行長達九個月的訴訟之旅。
Ten告訴記者,在遇到被剝削的情形時,許多背包客往往自認倒楣,希望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大部分的人很怕進行法律訴訟程序,因為一來曠日廢時,而且可能也因為英文不夠好。但他選擇向FWO申訴,並且在其雇主不在調解過程中出現時向法院提告。九個月後,在義務律師的幫助下,他拿回了應得的法定薪資、稅、與退休金。Ten希望他的行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幫助改善背包客在澳洲的處境。
這些背包客在澳洲被剝削的處境也在台灣的媒體上被大幅報導。舉例來說,一位26歲的背包客表示他在一間泰式餐廳工作只得到一小時十四塊的薪資:「在澳洲想要「淘金」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吃不喝、睡在路邊。」
T-WHY成員表示,澳洲黑工的情境不應歸咎於背包客「願意被剝削」,而是不公平的勞動條件和制度,讓剝削成為常態。政府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提供解決之道和建立更有效率的勞動監督機制。此外,黑工和剝削的問題並不僅發生在台灣背包客或華人身上,這些問題已成為澳洲普遍的現象,來自各地的背包客、學生、乃至本地澳洲人,也面臨了黑工的問題。
原文:http://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15/may/15/chinese-language-backpacker-websites-used-to-advertise-9-an-hour-jobs
翻譯:李耀泰
校稿:Sherry Huang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