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hoto Credit: Tim de Beauvoir |
當你遇到老闆少給你薪水、加班不給加班費時,你會怎麼辦?很多人選擇就這麼算了,頂多認賠殺出,趕快換老闆,期望下一個會是個好人。很少有人會選擇反擊老闆,甚至參與修法行動,從大環境改變起,讓自己和周遭的人有更好的勞動環境。然而,此時此刻在澳洲,卻有一群勇敢的台灣年輕人和韓國、香港、英國、德國的背包客和澳洲當地的工會聯手,試圖透過立法管制仲介,從根本降低勞動剝削。
澳洲移民署最新的統計指出,目前有超過 21 萬名外國年輕人持打工度假簽證四散於這片南方大地上,其中有 26,648 人來自台灣,排名第二。在澳洲勞動力供需已經失衡 (反應在高居不下的失業率),簽證限制每半年內就得換工作、延簽必須在偏遠地區從事一級產業 (例如農場和肉廠) 的條件下,這群不熟澳洲當地勞動法令,甚至連語言溝通都有障礙的年輕人,成為許多仲介眼中待宰的肥羊。對澳洲人而言,藉由仲介來尋找工作雖然是很一般的經驗,但背包客所經驗到的卻很不一般。
無論是筆者透過仲介找到工作的澳洲友人,還是處理勞資糾紛的Fair Work Ombudsman 的官員都指出,按理來說,仲介在成功媒合後,他應該是要向老闆收取費用,不應該向勞工拿取分毫。然而大部分透過仲介找到工作的背包客,不僅需要在開工前就要繳交一筆介紹費和高額的押金 (預防勞工無預警離職),許多更惡劣的仲介還會在工作期間以管理者之名 (例如農場的工頭或肉廠的組長),在發放薪水給勞工前,就先以各種名目抽走背包客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這些仲介包含許多只給背包客一個隨時都可以替換的名字和隨時都可以停用的手機號碼,以迴避勞工認知到權益受損要討回薪資時,可以隨時隱身或離開的中國移民,或待得時間較久因而掌握較多資訊的背包客 (俗稱老包);也包括向澳洲稅務局申請 ABN 因而可以合法承包工作 (例如農場的採收、肉廠的產線),並藉此宣稱所為「合法」的個人承包商。
仲介對背包客的無理剝削不僅在背包客之間逐漸傳開,也引起澳洲工會的注意。為了扭轉這樣的不公,澳洲全國工人工會(NUW) 和台灣打工度假青年(T-WHY)、韓國打工度假青年(KOWHY)、香港打工度假青年(HKWHY)於去年展開行動,不僅在聯邦參議院提出報告說明背包客的處境,也開始在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南澳洲推動立法,要求管制仲介,明訂所有仲介接需登記為公司,定期公佈財報接受政府檢驗,並且需確保勞工的勞動權益有符合公平工作法的各項規定。
這項立法行動已經進行到在各州提交報告的階段,並獲得更多不同國家的背包客響應。值得一提的是,在響應的背包客中,維州最後總共收到 51 位來自台灣和香港的故事,即將於 4/7 號截止收件的昆州目前則有19 位。各國背包客在 NUW 的網站上留下自己受仲介剝削的經歷,再由工會組織者翻譯成英文,讓州議員們能確實理解背包客的處境,進而認同立法管制仲介,讓這群外國年輕人有更公平的勞動環境。期待這個跨國的立法行動最後能獲得成功,讓背包客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歷史,能寫出不同以往的篇章。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