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我在澳洲養豬餵牛


受訪者:約克
撰文:邱駿皓
照片來源:約克


時常聽聞畜牧業工作吃力,若非為了申請二簽,許多背包客未必會考慮從事畜牧業工作。在完成二簽申請的工作資格後,隨即離開的情況時有耳聞。約克來澳之前,在台灣擔任科技公司總經理特助,目前已在某偏遠小鎮從事牧業工作超過 個月。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Q:為什麼想來澳洲?

A:當初是想說要來一個全英文的環境練習英文。打算在澳洲打工度假之後,前往美國念書進修。但由於英文並不是我們的母語,想先培養一定英文能力。來到澳洲之後,我選擇先住在寄宿家庭,因為寄宿家庭裡面大都是 OZ,練習英文的機會勢必很多,又加上寄宿家庭本身會定期為寄宿成員上英文課、印英文講義,對於沒有太多預算去上語言學校的我而言,是很有幫助的。

Q:為什麼會選擇偏遠小鎮工作?

A:因緣際會下,上一份工作是在養豬場工作,朋友介紹給我的,做了 個月。而現在這份在養牛場的工作,也是剛好有朋友的房東幫忙介紹才在這工作。



Q:在牧場工作,對於英文提升能力有幫助嗎?

A:上一份豬場工作很需要使用英文與同事溝通、填寫文件,這在英文熟練度上幫了我很大的忙。倒是現在這份工作由於同事與上司都是台灣人與中國人,練習不到英文,我反倒不太喜歡現在中文溝通的環境。

Q:在台灣有碰過畜牧業相關工作嗎?為何長期從事此類工作?

A:之前是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畜牧類的工作根本沒有碰過。養貓、狗這種簡單的還行,豬跟牛就有些辛苦。至於做超過三個月,最主要原因還是工作難找。目前背包客人數在澳洲總數超過 15 萬,各國持有簽證人數上,台灣排第 位(請參酌文末備註)。在激烈的競爭下,如果沒有特殊的技能或是語言能力,工作就很難找。上一份豬場工作結束後,曾短暫的離開小鎮一個月轉換環境,試著找新工作,結果卻是處處碰壁。

失業期間,認知到需要有特殊技能才能在獵職上獲得優勢,於是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報考、順利取得了一些證照,如 Forklift Licence(中譯:堆高機駕照)與白卡,目前有打算再考一張 Order Picker Licence(中譯:電動取貨機駕照)。但其實能得到現在這份養牛場的工作,跟我擁有的證照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做這份工作也是在且戰且走,慢慢尋找更好條件的工作機會。換句話說,考取證照有點像是在賭博中增加賭注,有了這些賭注,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但總結目前在澳洲找工作的經驗來看,人脈跟運氣非常重要。總之,人脈跟運氣真的是找工作的不二法門。



備註:根據澳洲移民署的最新報告 (Working Holiday Maker visa programme report, 31 December 2013),境內持打工度假(417&462)簽證人數應為178,982人,前5名分別是英國(30,880人)、台灣(28,572人)、南韓(23,059人)、德國(19,278人)及法國(16,680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