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30/04/2014 4:00:00 AM
Link: http://www.stockandland.com.au/blogs/get-muddy/working-on-trust/2696744.aspx?storypage=3
作者簡介:
Sam是澳洲當地人,也是背包客。二十歲開始他的游牧式生活,旅遊、工作、書寫是他的生活方式。近幾年,背包客開始出現在農場,但剝削狀況也層出不窮,Sam 用旅行式的紀錄方式,寫下背包客的窘境。
如果你知道目前澳洲的農業,正面臨被剝削的危機,你會訝異嗎?只是這次發生問題的是我們的勞工,特別是背包客。就像近期的澳洲牲畜出口的危機一樣,就只是因為幾位投機的掮客的不公義作為,卻造成整個產業蒙羞。過去幾個月中,我一直在昆士蘭旅行,在許多不同的農場工作,就只是為了想多了解澳洲的農場生態。除了跟幾個打工認識的老闆有很棒的共事經驗外,我也在田野中得到許多第一手的資訊,所謂資料,倒不如說,這簡直是美國在廢除奴隸前的殖民時期翻版!
我深感疑惑的是,當我們正思索怎麼解決農業地區人力缺乏的問題時,政府以開放打工度假簽證作為紓困之道,年輕的背包客必須以偏遠地區三個月的工作證明,來換取第二年的延長簽證。我們該做的是提供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合理的薪資,來善待這些背包客,而不是占它們的便宜,接下來的故事,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說了!
許多的背包客的旅行計畫,就只是在農場待滿三個月,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移動,所以農主花太多心做職業訓練,總感到力不從心。我也確信,有少部分背包客的工作表現並不如預期,但欠薪,把背包客丟包在郊區,甚或是毆打他們,這根本是欺人太甚!
20歲時,我對於在澳洲北邊牧場的工作充滿琦麗的幻想,在結束昆士蘭西方的一份放牧的工作後,我直接開到車站往維多利亞州前進,在那有一個年輕的農場經理大力歡迎我,但那邊的住宿環境,這麼說好了,我不會把我的狗帶進去,地上大約積了一公分高的灰塵,沒有一盞燈具是完好的,窗戶玻璃都被砸碎,大門甚至不在門框上。這份工作甚至還達不到澳洲的最低薪資標準。我呆了一晚,隔天一清早立刻起身走人。還好我的保命器具是一台油箱滿的車,對於不尊重員工的老闆而言,這是很好的『報答』。
但我的故事相較於年輕的德國背包客Fabian而言,根本不算甚麼。Fabian跟他朋友分別付了仲介99元澳幣,該仲介說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農場工作,最後他們挑了一個採葡萄的工作,據說日薪有$80~120,一週住宿是$150元。但當他們到宿舍時,看到的是滿地髒亂的住宿環境,門是壞的,廁所地板都是尿,有床墊一張,但別妄想屋主有提供棉被或是枕頭,廚房有一半都是壞的。
「我朋友看到時,眼淚就掉下來了,她沒有選擇,她需要錢,也急需第二年簽證!」Fabian回憶說。「第二天上工時,我們拼了命的作,採的葡萄可以媲美當地有經驗的澳洲工人。七小時的工作時數,我們足足採了60箱葡萄,農主給我們0.7塊(不到一塊)澳幣一箱。」等於說,七小時的工作,兩個人分別賺了42塊,這換算下來,是一小時6塊的時薪,而當時澳洲的最低時薪是$16元! Fabian隔天跟農主確定之後,就離開該農場了,他花了99元買了一個工作,50元住宿,90元的火車票回到市區,然後他賺了42元。
這同時,一個英國年輕人Michael在昆士蘭的一個牧場待了不到兩周的時間,他在農場的遭遇會讓你祚舌,那個農主除了不時地語言羞辱外,更宣稱「背包客是最最下等的工人」。Michael跟我說,當他們做錯事時,農主居然用木棍打他們,甚至是持續性的語言暴力,最後甚至惡意衝撞他們的摩托車兩次。在經過衝撞麼托車事件後,他們決定集體辭職,但是農主要求他們要多停留三天,直到農主有空載他們到最近的車站,然後被收取一天80元的住宿費。更可惡的是,當他開車戴他們到車站的途中,他突然改變主意了,就把他們丟包到路邊,那距離最近的城鎮還有100多公里遠,更不用說薪水了,當然一毛都沒拿到!
我不是調查局,你也可能認為這只是特殊案例,但是過去三周我跟背包客聊天的過程中,這種驚悚的故事可是比比皆是。沒有人的故事開頭是,「我知道有個人…」或是「我朋友的朋友…」,全部都是親身經歷,去問問你身邊認識的背包客,他們說出的農場經歷,大概會讓你嚇得目瞪口呆。
我不曉得再如此缺乏勞工的偏遠地區,農場如此「善待」背包客所要釋放的訊息是甚麼?上新聞的永遠是這種不好的被剝削的新聞,我們該做的是去追查事實的真相,而不是姑息,或是被動的接受消息。我們需要將真相說出,確定當包背客回家時,討論到澳洲是一個美好的旅行記憶。
你有發現嗎?在澳洲的農場並沒有任何的工會,我不是建議應該要有人去組織,但這些背包客沒有申訴的對象,沒有一個正規的體制來保護他們,他們需要我們,當我們知道好的農主、農場時,我們應該去宣揚,然後慢慢建構出一個理想的工作標準。雖說我也遇過農主與背包客有過美好的工作經驗的例子,錢不多,但是農主尊重他們,也有共同的美好記憶。
像我目前在昆士蘭的農場,遇到一個背包客Liam,八個月前為了他的88天延長簽證而來,Liam喜歡農場生活,他被照顧得很好,甚至準備要申請長期居留,我相信在去年33,000的打工度假背包客中,這樣的例子應該不是特例。但像是Michael 和Fabian的故事是不容被忽視的,這樣的勞動力正是我們所缺乏的,但是剝削的故事不只是破壞澳洲的國際形象,還甚至危及農業的生產力。我們應該要抵制這種流氓行為,然後善待這些背包客。
就像我在開頭所說的,你會怎麼做?老實說宣揚好的背包客故事並不能讓這些剝削消失,我們是不是應該建立一套完善制度,例如對好的農主採取登記,背包客可以透過這個登記制度做農主評比,或建立一套背包客找工資料庫系統,甚或是督促政府做政策改革,讓背包客的澳洲之旅成為一個美好記憶?
譯者: Sherry Huang 校稿:林卉蓁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