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澳簽訂打工度假協議至今十年有餘,台灣以十萬青年十萬軍之姿,紛紛踏上打工度假之旅,每段經歷都是各自的生命故事,走出去體驗到有別台灣生活的常態,一段段都可以來反思自己的決策與行動,反思台灣社會的美麗與哀愁,更可以是集結青年世代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情感與守護。
受訪者與照片提供:小太陽
採訪與撰稿:陳稚璽
為什麼出去?又為什麼回來?-行動之前要想清楚
在台灣的時候,我從高中開始就已經半工半讀,學費、生活費等都是自己負責、自己張羅,一直是很獨立的人。專科畢業後馬上工作,幾年下來薪資償還學貸、支應生活等根本所剩無幾,加上家裡的經濟問題,真的很沈重,於是我決定到澳洲打工度假,闖一闖、看一看也能幫助到家裡。
來澳洲已經兩年了,目前是以學生簽繼續留在澳洲,第一年結束時我已經解決了自己、家人的債務,繼續留下來是因為我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發現一技之長真的很重要,而我現在想要繼續精進自己的咖啡專業,所以公司內外的咖啡師證照我都去考,也透過工作持續學習咖啡店的經營與管理,我的英語能力也不斷在進步。我很清楚自己是要回台灣的,我的家鄉、家人都在那裡,台灣才是我的根,而我期許自己的就是把打工度假期間的磨練化為成果,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實現!
抱持打工度假的彈性-遇到不好的就要趁早換
目前穩定在坎培拉連鎖咖啡店工作的小太陽,其實剛到澳洲的時候並不是那麼的順遂,她曾經在手搖飲料店工作,也曾在知名飯店當過房務員(House Keeping)。「會離開飲料店是因為薪資實在太低了,在坎培拉我沒聽過給這麼低的,那時候是一小時8澳幣……我就不幹了,因為我覺得我可以找到更好的。」那後來我也很順利到飯店當房務員,卻沒想到是惡夢的開始……
那時候是冬天,我每天從早上七點做到下午四點,因為飯店非常在意細節,工作要求很高,為了達到那些標準真的是吃盡苦頭。冬天很冷、很乾燥,做清潔工作經常手都破皮、流血,床墊很重,遇到double床墊的真的是欲哭無淚,也只能認命做,中間根本沒什麼休息,餓了也只是趕快吃吐司配開水,就這樣連續做了兩個禮拜我領到第一次薪水,居然才300澳幣!我簡直不敢相信,直接去問主管怎麼可能是這樣的薪水,但是主管也只是按捺著說「我們很需要你,工作剛開始都會比較辛苦,後面會越來越好,要繼續堅持下去!」但是我繼續下去也沒有更好阿,那時候真的覺得很慘,每天都帶著傷上班,然後又添新傷,很低潮,整個人都削瘦下來。後來我真的覺得這樣的薪資根本不符合我的勞力付出,便下決心離開,那時候也還不知道有申訴管道,或是有提供協助的團體。
現在我做得很開心,這就是我要的阿!
其實無論黑工、白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雇主,雇主的態度很重要。目前我在咖啡店擔任正職咖啡師,時薪實拿18澳幣,每週工作50小時,很穩定,這就是我要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多人重視勞動權益,我覺得很好,當你覺得不公平、不合理時就離開,或是尋求管道去申訴,你可以這樣做。但我的情形比較像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開始我就清楚工作環境與勞動條件,實際工作後也確實如此,工作久了也跟老闆建立信任關係、得到重用,我覺得這是一種肯定,我很有成就感。老闆教授我所有的咖啡製作技術、店面經營管理,工作上有任何問題,或是受傷老闆也都完全負責,沒有什麼好抱怨,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目標。
我跟客人的關係很好,因為坎培拉很小,其實每天來店裡都是熟面孔,以老人、小孩居多,久了大家都認識了,都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來、喜歡喝什麼咖啡,常常來店裡打招呼後就直接說:「you know what I want.」,聖誕節時我還收到客人的禮物,上面寫著「Best Coffee Best Service」,大家都有感情了,他們都記得妳,真的會很感動!而且,他們(客人)也算是我會話的老師,剛開始英語能力不好,別上Learning的名牌服務時,他們也不會為難你,都蠻有耐心的。印象很深刻的是得知一位年長的熟客去世時,我真的很難過,一個人躲在廁所哭起來,那種一個每天都會來的人瞬間就再也不會出現了,讓我打從心底的感到難過、哀傷。
對台灣社會的反思-服務業的辛酸
咖啡師這工作就是服務業,在台灣從事服務業真的很辛苦,大眾都非常「嚴格」要求服務態度、品質,你做再多客人都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一副付錢的就是大爺,例如:特價算錯或是沒算到,就開始砲轟你,完全不講道理。在澳洲也是有遇到客訴,但是道歉後把事情處理完就結束了,客人也就離開,不會跟你多講什麼,或是在那邊大小聲、討價還價的。曾經就有過客人直接說「sorry, I don’t like your coffee」、「your coffee just like shit」、「I want my money back」那其實道歉後把錢退給他們,客人也就離開了,還會回你「thank you」。
對澳洲文化的感觸之一是他們不分職業貴賤都很尊重,這從他們的薪資就感覺的出來,不會因為你是做農的、跑工地的就看不起你,薪資待遇也很好,不低於坐辦公室的,這跟台灣就差很多!
跨海參與台灣318學運
在澳洲期間剛好是台灣318學運,那時候人在澳洲,情緒卻很激動,一直想能為台灣做些什麼?後來知道坎培拉有聲援團體,於是就加入攝影工作,那時候我們有舉辦遊行、也有跟台灣坐視訊連線,整個活動在坎培拉這邊有學生、背包客、華僑等等一起聲援,也讓澳洲人知道台灣正在發生的事情。參與聲援認識更多人、結識許多好友,過程中我真的很感動,也覺得想要做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付諸行動!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當集結眾人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0 意見:
張貼留言